智能驾驶领域再次迎来重磅交易。2025年11月,卓驭科技宣布获得中国一汽超36亿元战略投资,投后估值超过人民币一百亿元。
这个信号有点特殊,资本合作之下,可以看到更是智能驾驶行业从“技术狂欢”走向“价值驱动”的改变。
在资本市场,2025年已成为自动驾驶行业的爆发之年。据统计,今年以来该行业融资事件总数已跃升至19起,融资总额超过367亿元,与前三年的资本寒冬形成鲜明对比。
2025年,资本市场的投资逻辑已从追逐技术前沿叙事,转向看重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前景。其中,国有资本和产业资本在今年的自动驾驶融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种资本结构的变化,反映出自动驾驶行业需要更稳定、更长期的资金支持,才能实现从技术研发到规模化商用的跨越。
这也意味着行业共识正在转变:自动驾驶的终极战场,不在算法模型的精度,而在生态连接的密度。
随着汽车产业智能化进程的加速,智能驾驶的竞争核心正从单一的车辆技术,转向“汽车技术+AI技术+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模式。
“不从众”的务实路线:卓驭的生存之道
与其他玩家不同,卓驭不追求参数的极致,而是通过软硬一体全栈自研的能力,在保证性能体验的同时,实现更优的系统经济性。这一技术路线,使得智能驾驶功能不再只是高端电动车的专属,而是能够覆盖更广泛价位段的普通车型。
换言之,在行业普遍追求配置“堆料”的背景下,卓驭选择了一条更加务实的路径。
其中,“油电同智”战略,在行业将资源集中于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之时,唯独其看到了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巨大潜力。通过技术突破,卓驭让燃油车用户同样能够享受到与电动车同等水平的智能驾驶体验,这为主流车企(如大众和一汽)等在全球拥有庞大燃油车基盘的传统车企提供了差异化的智能升级路径。
上述的技术理相信也推动这次深度合作的发生。双方自2024年4月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以来,卓驭的「成行平台」10V高算力平台及全球首发的惯导三目视觉系统,已成功搭载于一汽红旗天工系列、EH7 2025款、HS6 PHEV等多款车型,实现了从智能泊车到全国可用的城市领航等完整功能。
“长子”的产业链棋局:电动化+智能化
对一汽而言,此次投资卓驭并非孤立的资本行为,而是其构建智能化产业生态的重要落子。
作为汽车行业链的链长企业,以及中国汽车工业的“长子”,近年来,一汽通过战略投资零跑、卓驭等产业链优质企业,展现出其在智能化转型上的系统思路。这种布局,反映了主流车企在面对行业变革时的第一选择——通过资本纽带整合产业链资源,构建自主可控的技术生态。
对一汽而言,此次投资卓驭科技是其构建智能化产业生态的重要一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董事长、党委书记邱现东指出:“中国一汽肩负着掌控关键核心技术、树立民族汽车品牌、打造世界一流企业的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卓驭,一汽也入股了零跑汽车。
一汽针对产业优质资产的战略投资布局反映了新的趋势:车企通过投资独立第三方技术平台,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体系。截止目前卓驭已获得包括比亚迪、上汽、北汽在内的多家主流车企投资,这种模式既保证了技术供应商的独立性,又为车企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撑。
写在最后:智能驾驶进入“价值创造”新周期
随着智能驾驶从“功能竞赛”进入“体验竞争”的新阶段,行业的评价标准正在变得更加多元。除了技术的先进性,方案的适用性、落地的经济性和用户的获得感同样成为重要的衡量维度。
卓驭与一汽的携手,代表了一种产业共识的形成:智能驾驶的成功,不仅需要突破技术天花板,更需要找到技术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在智能化浪潮中,能够准确把握不同细分市场需求,并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的企业,将在未来的产业格局中占据独特地位。
这次战略合作,或许正预示着智能驾驶行业将进入一个更加注重实际价值创造的新周期。在那个周期里,技术的光芒将继续闪耀,但它的价值,最终要用为用户创造的真实体验来衡量。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