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主要整车制造商(OEM)正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其中,作为地理位置接近、消费潜力突出的邻近市场,韩国正成为中国车企关注的重要区域之一。比亚迪、小鹏、极氪等品牌正相继加速进军韩国市场,全面推进本地化运营与品牌建设。
然而,除了建立销售网络外,还有一项同样重要的考量因素——汽车网络安全法规。随着SDV(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汽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演变为“可行驶的电脑”。创新功能的迅速普及带来了更智能的出行体验,同时也让黑客攻击等网络威胁急剧上升。 为此,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下属的汽车法规工作组(WP.29)制定了 UN R155《汽车网络安全法规》。此后,欧盟(EU)正式采纳该法规,目前在欧盟市场销售的所有车辆均需遵守相关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也正在以 UN R155 为基础,制定并完善各自的国家级汽车网络安全法律体系。
韩国同样参考了UN R155的内容,于今年8月起正式施行修订版《汽车管理法》。因此,对于计划进入韩国市场的整车制造商(OEM)而言,理解UN R155与韩国《汽车管理法》的差异,将有助于更有效地应对当地法规要求。
※参考说明:UN R156(汽车软件更新法规)与韩国《汽车管理法》中关于软件更新的条款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但本文仅聚焦于汽车网络安全相关内容。
韩国法规和UN 155的共同点:核心在于建立CSMS
两项法规的核心要求皆为建立并运行CSMS(网络安全管理体系)。OEM必须通过以下两类认证:
1. 管理体系(CSMS)认证 – 用于验证企业在车辆全生命周期——从车辆研发、生产、运营到报废——过程中,已建立并运行网络安全组织与管理流程。
2. 车辆型式认证(VTA)– 用于验证在CSMS中定义的安全措施是否在实际车辆中得到落实与实现。
这两项认证是相互关联的,没有CSMS认证,车辆型式认证无法进行。也就是说,必须同时证明组织的安全管理能力与车辆的安全实现水平,这是两项法规的共同核心要点。
韩国法规和UN 155的差异点:核心在于认证时点
如表所示,两项法规在认证取得的时点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UN R155中,企业须在车辆上市前完成两项认证(CSMS与VTA)。而在韩国《汽车管理法》中,仅要求在销售前获得CSMS认证。至于车辆型式认证(VTA),韩国法规允许OEM在销售前通过自主测试与检验,确保符合法规要求,政府则会在销售后阶段进行不定期抽查与验证。

参考而言,UN法规允许成员国之间的互认机制,但在韩国,只有由韩国国土交通部审核并颁发的认证证书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即使已取得符合UN R155的CSMS认证,在进入韩国市场时,仍需经过单独的韩国认证程序。
复杂的国际监管环境,捷径何在?
正如前文所述,韩国《汽车管理法》虽然与UN R155追求相同的目标,但其运行方式是根据本国环境建立的独立认证体系。
对于整车厂或零部件企业而言,如果难以投入大量资源来应对各国差异化的法规要求,那么,选择与具备成熟成功案例与专业经验的合作伙伴携手,将能有效节省时间与成本。
飞斯柯罗长期深耕于汽车网络安全领域,已在协助整车制造商与控制器开发商成功获取 CSMS、SUMS、VTA(UN R155·R156)及 ISO/SAE 21434 等认证方面处于行业前沿,并达成了全球四大汽车网络安全认证咨询“Grand Slam(大满贯)”的成就。此外,飞斯柯罗还与韩国政府下属的汽车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汽车网络安全评估体系,并担任韩国CSMS认证审核员,在推动韩国汽车网络安全生态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凭借这一系列专业能力与经验,飞斯柯罗能够为进军韩国的企业客户,提供符合韩国《汽车管理法》修订版要求的最优应对指南与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