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01日,一场新能源三电后市场的盛会在成都隆重举行——智创新航·聚力电驴——中创新航与电驴时代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第三方维修企业第一次和新能源电池主机厂牵手,共同构建了一个“懂技术、能落地、可信赖”的三电服务标杆。

中创新航、电驴时代,两个同是新能源不同领域的领先企业,为何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联合起来?背后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三电后市场长期处于“标准乱、周期长、成本高”的现状,广大新能源车主饱受其害——不改革,难立足!
回看21世纪初,燃油车刚刚打开中国市场的时候,其后市场同样是一片乱象,无证经营的“路边摊”随意拆解零件,翻新配件混着原厂件售卖,维修价格全凭店主口头定价......
但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遍布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维修店已经昭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燃油车后市场已完成从野蛮生长到有序成熟的关键蜕变。曾经靠“信息差”牟利的小作坊逐渐被市场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正规门店,不少连锁品牌还建立了配件溯源系统和标准化维修流程;家门口的维修厂就能提供从常规保养到复杂大修的全链条服务。
新能源三电后市场如今所处的地位和局面,无异于燃油车后市场的重演。只是不同的是,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新能源后市场蜕变的进程明显加快。
这次中创新航与电驴时代的联合,没有走燃油车后市场“先乱后治”的弯路,而是从合作之初就锚定了“标准化”核心。

中创新航开放了三电核心技术参数与原厂配件供应通道,解决了第三方维修企业“懂维修缺授权、有需求缺正品”的痛点;电驴时代则凭借覆盖全国的线下维修网络,将标准化服务流程快速落地到多个城市的服务站点,车主不用再为了修电池跑遍全城。
当然,对广大车主而言,好处不止于此,电驴时代的背后,还屹立着关乎后市场权威与规范的关键砝码:标准制定机构和保险公司。

车主选择去4S店维修,无外乎看中其“原厂配件、原厂服务、原厂质保”的优点,但缺点也显而易见,维修费用奇高——明明换一个元器件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换整包,4S店用高于维修成本10倍不止的出保单,让广大车主和保险公司有口难言。
现在,中创新航选择直接入局,4S店模式的优点原封不动的被继承过来,由三方维修引发出的诸如“维修标准低下”“保司不认可维修结果”等新的问题,也被电驴时代妥善解决。
维修质量由中汽数据权威盖章认证,维修后续服务由保险公司承保,这意味着车主拿到的不仅是一次维修服务,更是一套“双重保障闭环”。
这种保障体系,恰好戳中了4S店模式的“软肋”。
举个例子,一辆新能源车电池管理系统(BMS)报错,4S店检测后要求更换整个电池包,报价1.2万元,理由是“原厂只提供整包配件”;但通过电驴时代的服务站点维修时,中创新航的技术团队精准定位到是某个电压传感器故障,仅更换单价80元的元器件,加上检测和工时费总共才300元,还拿到了中汽数据的认证报告,保险公司也同步出具了承保凭证。同样的故障,维修费用相差40倍,且后者的保障力度丝毫不逊于4S店——这正是联合模式的核心优势:既守住了“原厂品质、权威保障”的底线,又摒弃了“过度维修、高价宰客”的弊病。
对保险公司而言,这种模式更是破解了长期以来的理赔困境。过去对接4S店时,不仅要承担“换整包”带来的高额理赔成本,还常因4S店出单价格虚高引发争议;如今有了中创新航的原厂配件支持、权威机构的质量认证,保险公司可以放心认可维修结果,同时理赔成本大幅降低。
所以,这次合作表面看似是“三方维修+主机厂”的双点联合,其实是“三方维修+主机厂+权威机构+保险公司”的战略圈定。这个圈里不仅有广大C端用户的核心利益,更包含了检测机构、二手车交易商、出行平台等B端用户的核心诉求,让原本分散的产业链环节,形成了相互支撑、彼此赋能的生态闭环。

现在,我们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场在成都启幕的新能源三电后市场盛会,早已超越“企业合作”的单一维度,电驴时代与中创新航联合构建的“标准方案”,正为中国新能源后市场的规范化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的范本。
从燃油车到新能源车,中国汽车产业的成长从未止步于“制造”的突破,更在于“服务生态”的自主构建。这场盛会留给行业最深的启示:唯有以开放姿态打破壁垒,以协同思维构建生态,才能让新能源的红利,真正惠及每一位用户、每一个企业,最终推动整个产业驶向更高质量的未来。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