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气化大势所趋下,汽车行业正深陷“冰与火”。
这边厢,新能源车企正在拉开一场扩产大潮。据上海企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显示,特斯拉近日提交了一项环评报告,报告中称,为满足企业出口需求,特斯拉上海拟在一期地块现有厂房内建设该项目,拟通过增加生产车间等方法,提高零部件产能。据此前消息,工厂完成扩建后,将助力特斯拉将上海工厂的产能提升至每年100万辆。
无独有偶。小鹏、蔚来、广汽埃安等新能源车企也正扩产或计划扩产。时代周报记者获悉,2月18日,埃安智能生态工厂二期产能扩建竣工并下线首辆新车。另据理想官方资料显示,已经于重庆市政府前述战略合作协议,“将在两江新区建设重庆制造基地”。
那边厢,传统车企阵营马太效应凸显,部分车企产销量暴跌,面临产能闲置、卖厂求存的困局,而这些产能也被正寻求电气化转身的主流传统车企接盘、收购。
“传统车企收购闲置产能,一方面是其有扩产需求,也有足够的规模和实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也可以实现闲置产能的盘活。”对于双方扩建产能方式的差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2月25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新能源车企掀扩产潮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98.9万辆,同比增长169.1%,市场渗透率高达14.8%,2020年该数据为5.4%。
在市场带动下,各新能源车企销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据统计,小鹏、蔚来、理想2021年汽车销量较2020年同期分别增长263%、109%、177%,并逼近年销十万两大关。而比亚迪新能源则凭借旗下多款热销车型,在去年以58.4万辆销量,夺得乘联会去年全年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榜单榜首之位。
不过,由于终端需求过大,远远超过各车企的实际产能,另叠加芯片供应短缺问题,提车周期拉长也成了2021年的主旋律。
“去年产能利用率巅峰一度超160%。”时代周报记者从广汽埃安方面获悉。据记者此前了解,在前述背景下,特斯拉、小鹏、理想等车企旗下产品的提车周期一般在两个月及以上。而比亚迪部分DM-i车型此前甚至被传出提车周期长达4个月至半年时间。
“限制头部新势力车企年度销量超10万辆的不是订单,而是产能。”某新势力车企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另有业内人士分析称,“一二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逐渐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如今市场渗透率一度超过20%,按照行业规律,渗透率达到50%不需要太长时间”。
这意味着,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将持续高景气,且发展速度或将更加迅猛。目前,以小鹏、理想、蔚来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早已跨过资本、量产交付等多重大关,迈入高速增长阶段,也即将和处于转型期的传统车企短兵相接。
“留给各家车企转型的时间窗口期其实很少,基本上再有3-5年,智能新能源汽车的格局会形成相对稳定局面。”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汽车行业中心负责人郑贇此前受访时表示。换言之,留给新势力成长为巨头的窗口期也只有3-5年,想要在此期间不断扩大规模,产能短板必须补齐。
此前,头部新势力也在加速产能扩张。2017年,小鹏生产基地落户肇庆高新区;2020年9月,小鹏汽车的广州智能网联汽车制造基地奠基;2021年4月,小鹏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完成了武汉智造基地签约。据统计,其三大基地合计年产能达40万辆。
除小鹏外,蔚来也通过升级工厂,将自身年产能提升至24万辆,理想则通过收购工厂、建立制造基地的方式,将产能扩充,预计2023年年产能将达30万辆。
兼并重组加速
在新势力车企疯狂扩产时,传统车企阵营兼并重组正不断加速。
据媒体报道,北京现代位于重庆的工厂或已处于停产状态。知情人士透露,重庆工厂早就没有产量,大部分工人都在放假,其实从去年12月份就停产了。但北京现代公关部2月25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并没有得到所谓停产信息”。
而面对行业内闲置产能,部分主流车企则选择接盘、兼并实现扩张。近期,有媒体报道,长城汽车收购了众泰临沂生产基地。在长城汽车规划下,前述生产基地包括年产12万辆的整车生产基地、发动机和零部件生产基地等,可带动汽车产业配套企业十余家入驻。值得一提的是,这是2021年下半年来,长城第三次出手,其此前相继收购了汉腾、汉龙的生产基地。
长城汽车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即便部分工厂因为投入使用时间过短导致利用率不高,但其整体产能利用率已达83.88%,报告期内设计产能134万辆,实际产能112.4万辆。另据长城汽车产销快报,其2021年实际产能126.52万辆,实际年销量128万辆,这也意味着长城汽车目前产能利用率极高,最新购置的生产基地能够缓解其生产压力,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除长城外,比亚迪也拿下了大乘汽车部分产能,而神龙汽车二工厂则被曝由东风本田接手,或改造成纯电动车工厂。数据显示,2021年,东风本田的累计产量为76.41万辆,终端销量达到76.18万辆,产销双双突破70万辆大关。在业界看来,若非产能受限,其2021年产能或远不止76万辆。
据乘联会今年1月底发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为52.47%,虽较2020年有较大提升,但仍处于严重过剩区间。2021年有销量的企业是86家,这些企业合计产能为3703.8万辆,相应的总体产能利用率为57.93%。可见,在乘用车总产能中,其余企业有385万辆产能是完全闲置的。在业界看来,这也意味着市场有大量类似汉腾、汉龙等闲置工厂亟待整合,而此前工信部也呼吁“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
值得一提的是,该数据显示,去年有11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高于100%,基本上是已经开足三班制,休息日还得适当加班。11家企业中,有6家是外资在中国的独资或合资企业,5家是内资企业。2021年有4家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超过100%,其中包括特斯拉。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国内汽车市场马太效应明显,头部车企产品力、品牌影响力、渠道实力突出,一定程度具备兼并、整合弱势车企产能的能力,进而实现做强做大,加速整个汽车产业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有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称。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