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神龙汽车正式成立,武汉迎来第一个乘用车项目。
2003年7月,东风本田落户武汉开发区。同年,东风汽车公司总部从湖北十堰迁至武汉,武汉因此成为“东风系”的大本营。
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围绕神龙汽车、东风本田等合资品牌,以及东风集团总部和旗下公司的集群效应,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开始在武汉落户。发展到现在,仅武汉经开区就聚集了7大整车厂,12个汽车总装工厂,以及众多的零部件企业,"车都"武汉由此而来。
可以说,在内燃机汽车兴起过程中,武汉牢牢把握住了机遇,并且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然而现在,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变革渐入深水区,引发了新一轮造车热潮,武汉却显得稍有些后劲不足,特别是在新兴智能电动汽车品牌的打造方面,武汉明显落了下风。刚好在这样的背景下,与武汉有着较深渊源的雷军祭出小米汽车,这怎能让这座城市不心动。
小米官宣造车,武汉被喊话
3月30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该项目首期投资为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将投资100亿美元。小米创始人、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当日晚上,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据雷军透露,早在2013年他就拜访过Elon Musk,并开始关注电动车产业。但直到今年1月,小米才在董事会的要求下认真研究电动车产业,并在之后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经历了85场业内拜访沟通、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的深度交流,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会,两次正式的董事会。这才决定: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此消息一出,不止整个汽车圈沸腾了,武汉城市留言板也跟着热闹了起来。
翻看过去一周上面的留言信息,基本都是呼吁小米回武汉造车、希望政府引入小米造车的内容。截至4月7日,据盖世汽车统计,相关留言信息已达77条。在这些留言中,不仅有建议武汉市政府好好把握机会,能够让小米把造车工厂放在武汉的,更有网友仔细分析了武汉汽车产业在电气化、智能化大背景下,面临的严峻市场形势,以及引入小米汽车的必要性和优势。甚至有部分热心网友已经开始帮忙规划选址了。
比如其中一位网友就指出,关于选址有几个地方供参考: 1、武汉开发区,军山地块 2、蔡甸区,常福地块 3、汉阳区,黄金口地块。其中黄金口地块,是汉阳区跟经开的共建区,最合适不过,而蔡甸区也是很不错的地方,一方面可以提升蔡甸经济,另一方面带动中法生态城建设。
而针对这些被提名的行政区,部分也做出了回应。比如武汉东湖高新区官方就表示,小米系项目和新能源汽车项目是东湖高新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区投促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小米和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项目的沟通,积极引入更多小米系产业项目和新能源汽车项目落户光谷。
蔡甸区也指出,获悉小米官宣造车计划后,该区保持高度关注,第一时间将该项目纳入全区重点招商引资目标项目库。下一步将针对小米汽车项目进行深入研究、认真谋划、积极对接。
另外,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黄陂区、江夏区等也纷纷针对网友的喊话进行了回复,表示将主动、热情对接小米,争取合作可能性。其中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甚至已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足可见对该项目的重视。
争取小米汽车落户,武汉势在必行
在网友频频喊话武汉关注小米造车背后,是武汉汽车产业面临的尴尬现状。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东风系”为武汉汽车工业撑起了一片天。特别是率先成立的神龙汽车和东风本田,以及后来迁至武汉的东风有限——包括东风日产(含日产和启辰品牌)、东风英菲尼迪、郑州日产等,一度成为了武汉打造"车都"的重要支撑。
以神龙汽车为例,该公司早期推出的富康,作为“老三样”之一,在90年代曾风靡一时,一度成为财富和成功的象征。之后,神龙汽车销量逐年上升,在高峰时期,譬如2013年,神龙汽车标致和雪铁龙双品牌共计销售新车550,007辆,同比2012年的44万辆增幅高达25%,彼时东风本田年度销量也不过32万余辆。2014年神龙汽车销量进一步上涨28%至704,016辆,创下在华销量新高,而当年整个武汉市的汽车产量也才刚刚突破百万辆。神龙汽车对武汉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但之后,神龙汽车的高增速就逐渐放缓,并从2016开始由正转负,销量逐年下滑。到2017年,神龙汽车的总销量只有37.75万辆,回到了2010年的水平。随后,神龙汽车销量进一步下滑,过去三年分别仅实现了25.34万辆、11.36万辆和5.03万辆,同比分别下滑32.89%、55.17%、55.74%。
一方面,昔日的支柱性汽车品牌神龙汽车自跌入谷底迟迟未有回升迹象,另一方面,东风乘用车、东风英菲尼迪、东风雷诺(已更名东风汽车,现由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拥有)等市场表现连年不温不火,难以挑起武汉汽车工业持续向上的大梁。至于东风日产、上汽通用等,前者虽然挂了“东风”名,但其乘用车总部在广州花都,工厂此前主要分布在花都、大连、襄樊、郑州四地,而上汽通用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品牌。这意味着,发展到现在,支撑武汉整车产业的只有一个东风本田。
与神龙汽车相反,过去几年东风本田在国内汽车市场越战越勇,销量逐年上涨。到2020年,东风本田年度新车销量成功突破了85万,这还是在去年有疫情的情况下的销售成绩,东风本田在华累计销量也因此达到了近600万辆。其中CR-V作为东风本田投产的首款车型,目前在华累计销量已超200万辆。
即便如此,仅依靠东风本田来实现武汉整车产业继续向上的梦想,多少有些单薄。更何况当前汽车行业正面临电气化和网联化变革,在这两个大的领域,武汉的表现也并不出彩。目前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上海有特斯拉,去年底上汽又联手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成立了智己汽车,还有刚刚落户的百度、吉利合资项目集度汽车;北京有理想汽车和北汽新能源;广州有小鹏汽车和恒大汽车,另外还有广汽新能源和 “自主新能源一哥”比亚迪;合肥在抄底了蔚来汽车后又押注零跑汽车,这些城市在电动汽车领域均已经抢占了先机。
而武汉,目前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最为有影响力的便是东风汽车刚刚发布的高端电动汽车品牌“岚图”,但该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岚图FREE刚刚才开启预售,这对比其他已经有成熟智能电动汽车品牌运营的城市,高下立见。正因为如此,此次小米造车的消息发布后,一众网友纷纷喊话,让武汉跟上步伐。
“听闻小米要造新能源车,作为湖北人,第一时间想到了武汉,目前武汉没有一家真正拿的出手的本土新能源汽车公司,而小米汽车作为有互联网基因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正是武汉所急缺的优质企业。如果武汉错过了小米汽车,那武汉今后在这一领域中将难以成为领导者,武汉汽车行业急需新鲜血液加入,雷老板也对武汉十分看重,盼望武汉市政府以最大的诚意迎来小米汽车”。一位网友如是说。
小米汽车和武汉,能为彼此带来什么?
毋庸置疑,在很多武汉汽车人的心里,这座城市已经错过了特斯拉、蔚来和小鹏,这回万万不能再错过小米汽车。毕竟小米本身和武汉也有着较深的渊源,这是很多网友认为小米汽车应该落户武汉很重要的一点。
众所周知,雷军是湖北人,在武汉上的大学,他曾多次坦言对武汉有着较深的情结。比如2020年初,武汉爆发疫情的时候,雷军就在小米10系列发布会上表示,自己在武汉度过4年大学时光,对武汉的感情很深。
正因为如此,小米不仅在武汉光谷设立了第二总部,连带着“雷军系”旗下的金山软件、顺为资本等也纷纷将总部设在武汉。如果小米汽车也可以落户武汉,无疑可以与小米的生态产业链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
目前来看,未来的智能电动汽车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大型的移动终端,这导致很多汽车功能的开发与手机功能的开发有较多的共通之处,特别是软件技术开发、智能汽车生态建设等方面,可以提供很多的经验借鉴。所以可以看到,近几年除了小米,苹果、华为、vivo、OPPO等手机厂商也纷纷选择布局汽车产业。
“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的出现肯定会应用物联网,把智能产品与小米汽车互联,带来不可思议的新生活方式,也就是IOT模式。”一名网友如是说。
不仅如此,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小米的线下直营店这几年扩张迅猛,截止目前小米全国线下直营店(米家)已经有5000家了,基本上覆盖了全国大中小城市,以及县城,这也有望为小米汽车今后的出售、售后服务、保修维修、保养美容等做下了铺垫。如果小米汽车落户武汉,这些资源优势无疑也将是推动武汉汽车产业电气化、网联化转型的重要支撑,
而从武汉汽车产业本身的积淀来看,虽然目前武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对较薄弱,但传统汽车制造的实力还是很值得肯定的。以汽车零部件企业配套为例,仅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目前就聚集了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包括康明斯、法雷奥、李尔,佛吉亚、伟世通、德尔福、马勒、江森等,全球汽车零部件前20强企业半数聚集在该区。
除此之外,湖北省内襄阳、十堰等城市,也都拥有极为完备的整车制造能力,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据悉,目前湖北省正以汉十、麻竹、襄荆城镇发展轴为依托,支持建设十堰商用车基地、襄阳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基地、随州专用车基地,推进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车联网等领域创新,联合武汉打造“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一旦小米汽车落户武汉,这些无疑将为其提供重要的支撑,将对武汉今后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所以很多留言认为,对于此次机会,武汉应该积极争取。“武汉已经在新能源产业招商引资方面落后一步,武汉经开区明确要在五年内落地2-3家新能源整车厂,武汉经开区应该给予小米汽车落地最大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只要政府下决心搞,小米汽车落户经开区应该都不是问题!”一位网友如是说,言语之间尽显对小米汽车落户武汉的期待。
甚至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武汉的汽车产业已经停滞不前,很多想回武汉的汽车人除了东风就没有别的选择,况且目前东风已经有点廉颇老矣的感觉!真心希望武汉市政府能让小米造车落户武汉,让武汉在新能源产业重新焕发活力,推动汽车产业尽快转型,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引领,给想回武汉发展的人才提供更好的机会!”可谓字字恳切。
不过,尽管武汉市民热切希望小米汽车落户武汉,鉴于这背后还有很多商业化因素需要考虑,大家还是应该理性看待这件事情,以免落下以“武汉情结”绑架雷老板之嫌。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