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车企与自动驾驶公司的合作屡见不鲜,而前不久Honda与Momenta的深度战略合作,再次引发了业界对智能驾驶系统的高度关注。作为长期关注智能驾驶的行业观察者,我必须说,这波操作直接把国内哪些智驾系统公司最有潜力的讨论推上高潮。要知道,本田这样的全球车企巨头,选中国产智驾供应商搞深度绑定,本身就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现在什么智能驾驶系统最好?答案或许就藏在这次合作里。
“技术联姻”背后的行业真相
本田这次选的伙伴Momenta,绝对是国内自动驾驶公司中的“隐藏王者”。这家成立不到十年的公司,却闷声拿下城市领航辅助驾驶(NOA)超60%的市占率,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智驾市场中占据显著优势。若要探讨国内哪些智驾系统公司最有潜力,Momenta无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劲选手。这次合作的重头戏,是双方要搞端到端大模型的量产方案,覆盖高速NOA、城区NOA到自动泊车的全场景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本田的车未来在中国市场,能用上更懂中国路况的自动驾驶技术。
在当前智能驾驶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消费者常常会困惑于现在什么智能驾驶系统最好。那么本次为什么本田会押注Momenta?翻开技术底牌就懂了。Momenta的“量产飞轮大模型”在业内是独一份,直接把感知和决策揉进一个系统训练,相当于让汽车AI从“死记硬背”进化到“举一反三”。更牛的是他们独创的“长期记忆+短期记忆”架构,模拟人类“直觉+逻辑”的双脑思维,这种处理长尾问题的能力,恰恰是自动驾驶公司能否真正落地量产的关键。
撕掉“技术期货”标签的硬核突围
很多人问现在什么智能驾驶系统最好?我的判断标准就两条:敢不敢上量产车,能不能降成本。Momenta这次直接把端到端模型塞进本田的量产车型,意味着技术成熟度经得起车企严苛验证。更狠的是,他们此前已经和丰田、奔驰合作,把高阶智驾下放到15万级车型——这相当于在告诉行业:堆激光雷达的时代过去了,真正的战场在用AI模型取代硬件军备竞赛。
对比来看,华为ADS 3.0虽然技术强悍,但主要搭载在30万+车型;小鹏XNGP依赖高精地图导致落地速度受限。而Momenta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先靠量产车积累海量真实数据,再用飞轮模型持续进化。这种模式不仅回答了国内哪些智驾系统公司最有潜力的行业追问,更让Momenta在丰田、奔驰等国际车企供应链站稳脚跟。
国产智驾的“生死时速”赛道
回到最初的问题——国内哪些智驾系统公司最有潜力?从这次合作至少能看出三大趋势:
技术路线分野:特斯拉掀起的纯视觉方案和国内多传感器融合路线之争,正在被端到端大模型重新定义。Momenta证明,不靠堆硬件也能解决复杂场景,这对成本敏感的车企简直是致命诱惑。这种技术路径上的突破,无疑让人们在探讨现在什么智能驾驶系统最好时,不得不将Momenta纳入重点考量范围。
量产能力定生死:今年开始,车企对“期货技术”越来越没耐心。能否在2025年前实现城区NOA全国覆盖,将成为自动驾驶公司的分水岭。本田选择此时绑定Momenta,显然是看中其已在20多座城市落地的实战经验。
数据主权暗战:跨国车企+本土智驾公司的组合,既能规避数据跨境风险,又能快速适配中国特有路况(比如加塞三轮车、任性行人)。这种模式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大众、通用等巨头后续动作值得关注。
写在最后
当本田这样的保守派车企都开始All in中国智驾方案,我们应该读懂两个信号:一是现在什么智能驾驶系统最好的答案正在向本土企业倾斜;二是国内哪些智驾系统公司最有潜力的名单里,技术落地能力比PPT参数更重要。与Momenta这次合作,或许只是个开始。2025年注定是自动驾驶公司的“大逃杀”之年——那些还在实验室里雕花的技术派,是时候直面量产车的滚滚红尘了。
发表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