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开过车的都有同感,路上遇到大车或者哪怕体积比自己大的车,都会下意识的避让,所谓“身大力不亏”,就像拳击一样,重量级的划分也是为了保证公平性和观赏性,“以卵击石”总避免不了要吃亏。在如今车水马龙的时代,道路上是没有重量级划分的,形形色色的车都在一起行驶,那么在紧急情况下避让或许是对自我的保护,而“保持车距”方是降低紧急情况发生几率的基础。
在与大货车的碰撞事故中,吃亏的往往都是私家车,这时无论一款车有怎样的碰撞安全等级,或者有多少的防撞溃缩结构,几吨和几十吨的碰撞无疑是“以卵击石”,所以在城市道路和高速路段行驶时,应尽量避免在大货车的四周行驶,盲区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大货车的制动距离和私家车的完全是两个量级,所以距离的把握十分重要。
从车身结构来讲,私家车要考虑安全性,也要考虑轻量化和成本问题,而与大货车的碰撞部位往往都是比较脆弱的车顶或车侧。当然并不是汽车厂商“偷工减料”,也不是材料过于脆弱,就算是千万豪车也承受不住,所以谨慎驾驶,保持车距万分重要。
记得几年前一起北京BJ40和校车的碰撞引起了广泛热议,一度因为《战狼2》而火热的北京BJ40一下成为了“质量好性能好”的代名词,“校车”由于本身的职责,一直也有着坚固安全的称号,就是这样两款在我们心目中十分安全的车,碰撞之后却是以北京BJ40落败告终。
北京BJ40的保险杠和翼子板被撞变形,后置软顶也被撞穿,一时让这款车的口碑跌至谷底。但是现在看来,北京BJ40的软质车顶采用了一种名为“工程纤维”的材质,这种可拆卸式车顶的功能本身就是便于更换的,而撞击它的则是校车的钢制“后视镜支架”,所以两者的碰撞从撞击角度、撞击部位、两车重量等方面,北京BJ40都是不占优势的。
无论是北京BJ40与校车,还是其他SUV与大货车,车身材质和整车重量的不同,都会导致私家车受损严重。记得在一起奔驰G级和小货车的碰撞中,两车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受损更严重的依旧是体积更小、质量更轻的奔驰G级,就连劳斯莱斯库里南遇到了碰撞,也是“甘拜下风”。所以无论驾驶哪款硬派SUV,保持车距、懂得避让也是重中之重。
“追尾”事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在公安部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中显示,在所有事故类型中,追尾事故占比7.64%,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比9.68%,受伤人数占比7.92%,直接经济损失占比更是高达17.67%。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避免追尾事故的频发呢?
“保持车距”,而且是前后车距,拉开反应时间和足以制动的距离。据《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速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时,应当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低于每小时100公里时,与同车道前车距离可以适当缩短,但最小距离不得少于50米。如在高速公路上行驶,遇有雾、雨、雪、沙尘、冰雹等低能见度气象条件时,应开启警示灯拉开距离并降低车速。
现在很多追尾事故的发生地点往往在道路出入口附近,由于道路和路况的不熟悉,导致很多驾驶员会在路口进行“急”减速的处理,从而导致后方追尾。而正确的做法,在不熟悉的道路行驶时,应提前打开GPS导航或提前观察道路指示牌,在临近道路出入口时提早变线,如遇到错过出入口的状况发生时,应保持道路正常行驶,寻找替代路线或者在安全的位置掉头。
“集中注意力”,避免走神。手机的普及让很多驾驶员有了开车看手机的“坏习惯”,无论是接打电话、回复消息还是看GPS导航,都应在驾车前处理好,将手机摆放在合理位置,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开车时应该将全部注意力放在驾驶上,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了车内乘客的安全。
所以无论驾驶哪种车辆,都要注意行车规范,保持高度注意力,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了他人,将事故风险降至最低。(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点评: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更有老司机总结出“十次事故九次快”这样的结论,所以行车时保持车距、控制速度、集中注意力十分重要,而且合理的避让或者礼让车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事故出现。
发表我的评论